大亞木業(茂名)有限公司
高保護價值森林判定
2016年4月
森林是地球表面以樹木為主,林下動植物齊全的集中的生態群落,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維持地球生態平衡的頂極生態系統。科學家曾論斷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森林,人類將不復存在。經營管理好森林對于保護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持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高保護價值森林的概念更早是由森林管理委員會(FSC)于1999年在對尋求森林認證的木材公司的一項要求中提出的,并用于森林認證,隨后這一概念越來越多地被用于其他方面,如制圖、自然保護、自然資源規劃和宣傳以及企業采買政策,近期這一概念開始出現在政府機構的討論和政策中:在具有高保護價值的森林中進行的經營活動,應維護或加強這些森林的特征,并且始終從預防的方法,來考慮制定關于高保護價值森林的各種決策。高保護價值森林是指由于其具有很高的環境、社會、經濟、生物多樣性或景觀價值而具有顯著和關鍵重要性的森林。主要包括森林中生物多樣性價值和景觀價值非常高,能夠保護和包含珍稀,受威脅或瀕危生態系統的森林或起著提供生態服務功能,滿足當地社區基本需求,對當地傳統文化有著重要意義的森林。高保護價值森林是森林可持續經營的重要理念,高保護價值森林的判定、維持或增強都圍繞著森林可持續經營而展開的,特別是高保護價值森林的保護、經營措施的落實,直接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的進程,并且使森林可持續經營更有現實意義和實際內容。高保護價值森林需要運用一定的原則標準去對照判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保護、經營和監測。因此,高保護價值森林應該是已被判定具有高保護價值,并且能夠維持或增強的森林。但高保護價值森林的判定與保護經營更具有嘗試和示范的性質。
從2002年開始,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宜家集團森林合作項目的資助下,英國的ProForest林業咨詢公司開發了“高保護價值森林工具包”,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合作對我國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的高保護價值森林進行了分類和制圖。2015年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支持下,開始對大亞木業(茂名)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組織的FSC森林聯合認證成員(即廣東省化州市麗崗林場、平定林場、文樓林場三個森林經營實體,以下簡稱聯合認證成員)進行高保護價值森林判定與經營方案的編制工作。項目組在全面收集資料、深入現地調查、廣泛訪問了解、與經營單位研討,依據高保護價值森林判定指南和廣東省高保護價值森林判定標準,與專家咨詢的基礎上,結合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區劃界定、森林經營方案、森林資源監測等成果,進行了野外調查分類區劃,完成了茂名大亞木業公司聯合認證成員的高保護價值森林判定工作。經判定,該聯合認證成員所屬區域內不存在高保護價值森林。
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東北林業大學、各聯合認證成員、各相關林業部門及高保護價值森林判定課題組等單位和組織的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感謝。